据说世界上最酷的人都关注我了
蒋欣健身减肥的话题频频上热搜,而身边的办理健身卡的朋友却纷纷抱怨“浪费钱了”。
很多人在健身房花了重金办了年卡之后,去的次数却少得可怜。你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人?
问了几个办了健身卡而没有去健身的朋友。原因无非就是:过了新鲜劲就懒得去了;工作忙没有时间去;换公司离健身俱乐部远了。
据统计,每年一二月份是健身房生意最好的时候,经过新年,大家看着自己的大粗腿、大肚腩,纷纷许下新年愿望,要变成女(男)神。约三五个好友,付了会员费,约定相互监督,以为这样就能坚持去健身,结果一年下来,总共去的次数只是个位数。从本质上来说,很多健身房依赖的正是这些几乎不去锻炼的会员生存下去的。
经济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即理性人。它认为人是理性的,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但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往往都是不理智。健身房的盈利模式就是看准人们不理智的心理,从一开始就是指望差不多占80%的几乎不去的会员贡献收入的。
钱都去哪了?
当你下定决心去健身房办卡,就像空着肚子去超市购物:你总是会花比预计更多的钱。
通常情况下,健身房会在折扣上下些“狠”功夫,让价格看上去很诱人,导致你觉得现在不下手、一整年都要亏大了!
比如小Y去了健身俱乐部,月卡299元,季卡899元,年卡2999元还多送三个月。理论上年卡最便宜,月卡最贵,她当然选择更划算的。可当把费用均摊到去的次数,事情就变得有趣了:一月工作忙没时间,二月春节放假了,三月换公司了……最后一整年就去了10次,均摊下来每次费用300元。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件“买了却从没用过”的东西:健身卡、Kindle、美容卡、化妆品、衣服……购买的时候,还以为占了很大便宜,省了很多钱。
当我们以为省了很多钱,却在用“1平米都买不起的房子”放着一大堆闲置的东西;很多东西都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钱到底去哪儿了?
毋庸置疑,“买买买”是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不论是冲动消费的一时快感,还是精打细算的勤俭持家。但当你看到一堆“没用”的东西,你懊恼不已,却又无能无力。
我们都中了哪些消费“圈套”?
健身房往往就是抓住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让你按照他们的规划步步“入坑”?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商家的“圈套”里?商家究竟是怎么“套路”我们买买买的?
星巴卡咖啡三种杯型容量在都相差1/3的情况下,价格却只多出3元钱,但成本其实相差无几,所以价格越昂贵的饮料其利润率越高。
以一杯拿铁为例,小杯27元,中杯30元,大杯33元。
当你看到这样的价格时,你会对比,大杯比中杯只贵3元,当然选大杯了,因为大了那么多只贵了3元。对于一杯30元咖啡来说,选择大杯的客户高达90%。而当你决心要购买大杯的时候,你兴奋地发现特大杯只要36元。
那对于顾客来说,是否购买大杯咖啡获利更多呢?其实未必。如果你的咖啡瘾只需要小杯就可以满足,那购买大杯多出来的分量其实就是浪费。更加神奇的是,顾客还感觉自己占了便宜。我之前就那个买饮料买大杯的人,最后喝不下,总感觉丢了可惜,但喝了又难受。
健身房的月卡、季卡和年卡其实就是小杯、中杯和大杯咖啡的区别。虽然健身房的年卡性价比最高,但往往你没办法坚持一整年。如果你刚开始第一月积极性最强,你买月卡即可,没必要浪费钱买年卡。
在比较年轻时候,我也曾中招过。一次去烫个头发,在发型师的推销下,两年年卡充4000元,每次做发型、美容都可以打4折,多么诱人的价格啊。原价1000块的烫发,现在只需要400元就可以购买,足足省了600元啊。不过,买完过了两周我就后悔了,一是服务不好,二是我也懒得去了。后来去退卡,虽然就用了两次,按照原价扣回来,也所剩无几。
大杯咖啡原理就是打破你的消费门槛,激发你的贪念。于是,你掏出更多的钱,购买不需要的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重要是分清“这个便宜可以占”和“我需要这个便宜”之间的区别。
当你看到健身俱乐部的广告的时候,年卡比月卡便宜很多,你感觉到不买就亏了,而且你同时还想到一年后你就变成女(男)神,心理甚是欢喜。你想着一周去两次健身房有什么难的。
这种心理在经济学上趁之为“夸张贴现”。“夸张贴现” 是指人们往往比较专注在现在的快乐,而过高估计未来的好处。这种兴奋其实源于我们大脑的构造,即在现实中,人们虽然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做法,但由于多巴胺的释放,使人并不总是那么理性而是更注重当下的享乐。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夸张贴现”的心理所控制。比如购买kindle,自以为可以用最省钱的方法看更多的书,成为人见人爱的才人。哪知道用了第一次之后就几乎没怎么用了。比如,你看到这样一段广告:新款苹果手机直降,月供299元,零利息,零手续费,这个时候你脑海里只有一部很想要的手机而且还很便宜,总觉得月供很少,完全能够支付。很多大学生也因此步入非法现金贷的陷阱。
当你已经付了年费,似乎有很大的动力去赚回来。但事实上,光去想应不应该赚这年费,去几次健身房才能够赚回来……这些事情都是很累人的。
当花了一大笔钱,或许当时有点心疼;但过了一周之后,那种感觉就消失了。现在再考虑要不要去,实在太累了。这就是“决策疲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这件事情常常太累了,最简单的选择就是“不要去想”。
当今社会日益复杂,我们天天都被迫要做出越来越多的决定。在“决策疲乏”时,人们往往放弃了“最佳决定”,而是做了“最简单的决定”。
就像很多女孩子嚷着要减肥,跑步的路上突然遇到了蛋糕店、冰淇淋店,瞬间忘记减肥这件事,直冲美食店,还抛出经典名句:“吃饱才有力气减肥”。因为,满足食欲是当时最简单的决定,是最原始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切似乎都变得越来越好,而我们自己却越来越糟糕。面对去健身房锻炼和下班了好累躺会这两种决定,我们往往选择最简单的。
如何才能摆脱“陷阱”?
我们不是十足理性的人,所以在消费之前,思考自己是否需要购买最大的服务和最大的产品。
健身这件事,在开始时的坚持并不能代表什么,先坚持一个月再制定计划,往往比一头热瞬间制定长久计划的收益来得高。所以如果你想去健身,在不够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先购买月卡,先尝试一番,而不是一次性被年卡套牢。
比如,购买kindle时,思考你是为了方便,还是为了省钱。如果是为了省钱,估计购买kindle的钱购买的书已经够你看个几年了。当你购买衣服的时候,推出“五件五折”的优惠,思考你是否真的需要购买那么多件的衣服?
当你确实需要的时候,那就买买买吧。
沉没成本是指无希望捞回的成本,追加投入再多,都无法改变大势。
当你发现你已经半年没去健身房的,你发现懒性已经完全战胜你自己。你是否要激发自己下半年天天去,把上半年的损失“赚回来”呢?与其临时给自己打一剂鸡血,不如正视事实,赶紧把手里的卡转让吧,至少还能回一部分本。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沉没成本”。假如你花 7 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半个小时后,你觉得影片糟透了,根本不值7 美元。应该离开影院吗?
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 7 美元。它是沉没成本,因为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太多人对所谓“浪费”资源担忧害怕,逃避面对已有的损失,选择继续投入新的成本。
理财这件事,不仅仅只是把钱投到哪个理财产品。从广义上讲,也包含消费、赚钱。当你了解并识别出这些看不见的“陷阱”,你省下来的钱从某种方面来讲,也算是一种收益吧;再用省下来的钱去购买理财产品,又是一层收益。
有个粉丝在后台说,感觉自己也没乱花钱,为什么别人能存下钱,而自己却月光光,都没剩下钱要怎么理财?
那么先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频频中了商家的“圈套”呢?
给大家安利一本书《原则》
《原则》
推荐理由:这是一位金融行业的大师安利给我的书。作者瑞达利欧是投资家、企业家,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达利欧认为桥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则,而这些原则也是他一生中学到的重要的东西。
这本书我还没看,决定每天看一点,之后在荐书这个版块,把我看书的感悟和经典句子分享给大家,以此共勉。
—END—
原创不易,爱我请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