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专栏仅为自学笔记的分享,并非课程的讲授,专栏提到的针灸学知识仅作为内容拓展,与内针要义有偏差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辨证理解并高度警惕,切不可昧了法理。治皓对内针理解偏于理论派,暂缺少实践,有关内针的一切内容,务必要以《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原书为主。专栏仅供参考,学人务必要回到原著中感悟。
太乙针灸
用纯净细软的艾绒 150g 平铺在40cm 见方的桑皮纸上。将人参125g,穿山甲250g,山羊血90g,千年健500g,钻地风300g,肉桂500g,小茴香500g,苍术500g,甘草1000g,防风2000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取药末24g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外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
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7 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 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雷火针灸
其制作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方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25g,沉香、乳香、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
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针灸大成·雷火针法》载:“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临床上除治上证外,大体与“太乙针灸”主治相同。
温灸器灸
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都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
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的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灯火灸
又名“灯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炸之声可重复一次。
“灯火灸”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症。
天灸
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
天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
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重视,现在兴起的经皮给药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
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腧穴或患处。利用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敷贴后促使发泡,借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脶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
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 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 个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疱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斑蝥灸:将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千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调和。使用时先取胶皮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层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度。治疗癣痒等。
注意事项
(一) 施灸的禁忌
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
不宜在过饥、过饱、酒醉等情况施灸。
(二) 施灸程序
古人对施灸的先后顺序有明确的要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记载:“凡负当先阳后...上后下,先少后多”。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负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炷是先小而后大。
(三) 灸后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甲黎),并以外布包败。
如用化脓灸者,在灸拖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
如处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此外,能灸时应防止艾火烧伤皮肤或衣物。用过的艾条、太乙针等,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简内,以防复燃。
参考资料:
杨长森. 杨长森针灸学讲稿[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专栏内容解释权归本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