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ERP的流金岁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12-26 22:07:28

拟未IPU系统中国的财务软件起步于1980年代初,财务软件将近40年的发展,正在经历那些变革?

表面上,用友金蝶们又回到了当年的起点。不过,这种戏剧性的回归背后,却是整个本土财务软件其实盛名难符的真实写照。浮华散去后,本土财务软件的再度出发,福兮、祸兮,不可得知。

一.前财务软件时代

中国的财务软件起步于1980年代初。当时企业有“甩账之说”,“开源节流”成为那个年代国企改革的核心,如何将财务人员将繁杂的手工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如何保证财务的规范化和明确化成为当时的一个改革主题。“会计电算化”的潮流趋势已不可阻挡,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一工具。早期的财务软件包括后来的商品化通用软件有着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评审与许可证的颁发一度左右了不少企业的命运,而从DOS版到局域网版,再到Windows版以及基于服务器端的网络版的过程中,却有不少企业在夹缝中抓住了某一个改写游戏规则,也改写自身命运的机会。

“许十条”及评审早在1976年,当时在中国人民大学和财政科学研究院任教的王景新便率先提出将电子计算机技术用于财会工作,实现我国财会数据处理电算化的构想,并开始致力于建立电算化软件的模型。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在长春一汽试点开发应用财务软件,其后一直到1988年这10多年时间里,国内不少企事业单位都自行开发设计专用的财务软件,这一段时期属于我国财务软件的“定制时代”,也被人称为“萌芽期”。这里不得不说一个叫许建刚的人。当时的财政部为了“会计电算化”,专门开设了一个财务电算化硕士班。徐少春(金蝶创始人及现任总裁)、严绍业(安易主要创始人,现任用友副总裁)和许建刚是同学,也是第一期学员。许建刚分配到财政部会计司主抓会计电算化。由于各单位定制的财务软件一般是计算机专家和财务人员协作和相互妥协的个性化软件,很难形成批量销售的产品,1985年前后的第一波财务软件潮并不成功。而定制的财务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软件质量参差不齐、维护困难。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工作急需通用化的软件产品来支持,于是,作为财政部会计司电算化处处长的许建刚等人首先面临着扶持我国通用财务软件发展起来的任务。这时候,民间也有很多声音呼吁财务软件的“专业化、通用化和商品化”。作为政府方面的代表,许建刚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起草通用软件标准,在这个标准下搞评审。

1989年,财政部颁布了中国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提出了对财务软件的“十条基本要求”,这也就是后来在业内广为流传的“许十条”。规定同时提出实行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制度,“许十条”即作为评审标准。商品化的通用财务软件解决了“定制时代”软件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有“评审”这道门槛,避免了重复开发和粗制滥造的软件进入市场,也给市场立了一个规矩,对日后中国财务软件的发展意义重大。“许十条”直接导致了商品化通用软件的成型。1989年,清华大学璞群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王景新教授研究开发的中国第一款财务软件——“先锋通用财务系统”通过财政部的评审,在其后的短短几个月内销售量急剧增长。

二.用友初创

1988年8月,在吉林市召开的“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会场里,有一个24岁的青年,叫王文京,此时是国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的一个普通干部。他正在聚精会神的听着王景新教授关于“在我国开发并推广通用化、商品化财务软件”的主题发言。平时话不多的王文京在会后的讨论中也没怎么发言,不过心里却已经有了一个想法,而且为此感到激动又兴奋。这时,王文京跟他的同事兼舍友苏启强正在做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工作。他们同中软公司一道,为自己的单位开发过一套初级的财务软件,主要是计算员工工资、办公费、出差费等等。吉林会议后不久,王文京对他的想法已经有个成型的考虑。于是,拉着苏启强一块辞掉了当时让不少人羡慕不已的国家机关工作,跑到了同年成立的北京中关村试验区,向最早的一个用户借了5万块钱,买了一台长城0520DH,注册了“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也就是用友的前身。王文京做了服务社的经理,既跑业务也做开发,苏启强更多时间在开发上面。由于有在国务院机关的工作背景,王、苏两人对机关部门的会计电算化需求了如指掌。所以,开始的客户多为“关系户”。不久,吴铁也辞掉财政部的工作跟着王文京和苏启强一快干了起来,还拉进了他同在财政部的同学郭新平。1990年,服务社改成有限责任公司,用友财务软件顺利通过财政部评审。这一年夏天,用友办了第一期代理培训班。吴铁一手把代理制建立了起来,为用友的营销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1991年用友财务软件冲到中国市场第一并长居此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用友经过创业期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王文京也换掉了以前跑单的自行车,买了车,像个名副其实的总经理。开始创业的五个人中苏启强与吴铁走得越来越近,而郭新平、吴政平则成了王文京的人。

1993年,王文京在中国跑了很多地方,目的是想给用友也来个“多元化”,但谨慎的王发现这对用友来说并不是件好事。用友再回到专注软件产品上来的时候,王文京跟苏启强的矛盾就开始激化了,并分别代表着郭新平、吴铁等人。苏启强和吴铁在业务方向上认准了软件销售平台,在别的方面是否跟王文京等人有分歧我们不得而知,苏、王等人也一直对此讳莫如深。在用友拗不过王文京的苏启强带着吴铁以一种外人看来很和平的方式离开了用友,这是1994年间,与王、苏两人筹办用友时距离6年多的时间。与王文京“分手”之后的苏启强跟吴铁建起了他们的软件销售平台——连邦软件,但跟用友仍旧有点若即若离的关系,包括后来出任上市后的用友独立董事。第一次改写游戏规则的力量其实在苏启强和吴铁离开用友之前,用友就有四个副总在1992年的时候集体出走。其中就有薛峰和岳新,而这仅仅是薛峰在用友的第一次出走。

1992年的先锋软件在用友等后来者的打压以及自身体制等问题困扰下开始萧条下去,用友已开始成为这一行业的领跑者。薛峰和岳新这次出去做了金蜘蛛,抢在用友之前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局域网络财务软件。金蜘蛛当时的典型用户是中央电视台,而且是从用友等公司手中抢下来的单子。签约的时候场面很壮观,这对用友无疑是沉重一击。金蜘蛛利用这一款局域网络财务软件迅速发展起来,也改变了当时的游戏规则,把其他同行搞得很被动。尤其对于用友来说,当时的艰苦程度恐怕比用友之后的任何一个低潮期都大,金蜘蛛足足威胁了用友一段时间。之后的金蜘蛛由于遭遇资金及人事变动等问题,并没有趁着风头狂奔下去。撑不下去的薛峰1995年又回到了用友,这一呆就是5年时间,负责用友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工作,又做回到了副总的位子,也拿到了股份,做了董事。

2000年的时候,薛峰再度离开用友,出去做了TurboCRM的CEO,不过并没有做多长时间,之后再次回到用友。不过有意思的是,2003年初,薛峰三出用友,下落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三. Windows平台促金蝶扩张

1991年是徐少春创业的第一年,也是王文京将用友软件服务社改成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二年。两个人先前应该认识,但这时候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北京。王文京也可能没想到徐少春会成为他日后一个难缠的挑战者。

1992年,徐少春独立开发的“爱普财务软件”V1.0版通过了深圳市财政局评审。以此为契机,1993年,徐少春先生与美籍华人赵西燕女士合资成立金蝶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但这时候的金蝶还仅仅是一个在深圳区域不起眼的普通企业,金蝶财务软件也跟其他所有市面上的同类软件一样为DOS版。

1996年,中国的财务软件市场被王文京的用友,严绍业的安易以及杨英选的万能等公司占领着。金蝶要走出深圳,并不容易。这时候计算机平台已出现DOS向Windows过渡的趋势,而用友等这些大公司的客户都应用在DOS平台下,要变化并不容易。一些小的财务软件公司开始开发基于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件,借此希望打破市场格局。

虽然金蝶在小蜜蜂及金算盘之后开发出Windows财务软件,但赶在了用友、安易等几家公司前面。素来以激情著称的徐少春此时已放眼全国,借助Windows32平台软件,一开始就直指用友,喊出了“北用友、南金蝶”的口号,在市场宣传上将自己放在了与用友平起平坐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在开发理念、开发方向上金蝶也是亦步亦趋的跟着用友脚步,再找机会来个标新立异,获取市场关注,在财务软件市场成为后起之秀。金蝶快速的市场扩张对用友构成了很大威胁。金蝶采用各种手段促销,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及市场影响力并超过安易、万能成为用友在财务软件市场上的最强劲对手,也从此开始了中国企业应用软件市场上,长时间的用友、金蝶之争局面。

浪潮国强从服务器突围现在ERP软件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浪潮通软,在2001年之前更应该叫“浪潮国强”。虽然公司名字一直是浪潮通软,但由于“浪潮国强”软件在国内财务市场上比较知名,浪潮通软反而在外界变得无人知道了。在2001年之前的一段时间,浪潮国强一直紧跟用友、金蝶之后,排在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第三位。而浪潮国强能够起身,跟它率先推出基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财务软件,从而第三次改写财务市场游戏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